千呼万唤始出来,舰载版歼35终于官宣创高网,央视最近在实地探访歼15T战斗机生产线的报道中,“顺便”向公众展示了同一生产厂房中的舰载版歼35战机,其着舰尾钩设计清晰可见,舰载机特征不言自明。
01.央视首次曝光海军歼35
这种近乎“明示”的曝光方式,被网友戏称为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实则是官方对歼35海军舰载版本的首次高调确认。在美日F35战机广泛上舰的当下,歼35的正式亮相与加速列装,对保障我国航母战斗群战斗力具有决定性意义。
▲央视曝光的歼35舰载版,左下角尾钩细节明显
歼35舰载版,对中国现役及即将服役的三艘航母形成有效战斗力至关重要。当前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主力仍为歼15系列,虽性能可靠,但在隐身能力等方面,与美制F-35B/C存在代差。随着美日等国加速部署F-35B/C舰载机,我军航母编队面临的空中压力陡增,解放军航母舰载机的换装工作迫在眉睫。
解放军现役的辽宁、山东两舰和即将服役的福建舰也将准备批量列装歼35,按照专家的分析,在舰载战斗机航空联队中,歼35的占比需达到50%左右创高网,和歼15系列搭配列装航母。常规的重型歼15则凭借其大航程、载弹量优势,承担航母舰队的反舰、多用途打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,而隐身的歼35则负责为整个航母战斗群战时夺取制空权、压制潜在敌人的舰载机和隐形机部队的重要任务。
辽宁舰、山东舰受限于滑跃甲板设计,载机量相对固定(约24架歼15),若按50%换装比例计算,每舰需配备约12架歼35。福建舰作为装备电磁弹射器的超级航母,载机量(预估超过60架)和起飞效率大幅提升,其隐身舰载机的需求更为迫切,初期配备24架以上歼35是合理预期。如此计算,三艘航母首轮换装至少需要48架歼35。
▲此前央视就爆料过FC-31(歼-35前身)原型机生产线,相关的论文更说明了歼35使用全新生产工艺
03.歼35大规模量产能力不可低估
好在对沈飞来说,这不是难题,此前根据央视对FC-31(歼-35前身)原型机生产线的报道和相关技术论文,就能够知道采用了全新的生产工艺的歼35,在生产速度和产能爬坡上,要显著优于歼20。
歼35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广泛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复杂承力结构件。相比传统锻造+机械加工,3D打印实现近净成形,制造出拓扑优化后更轻、更强的一体化结构。此外,歼35制造中实现了机翼大梁、整体壁板甚至机身段的一体化成型。这消除了传统金属结构所需的成千上万的紧固件和连接件,大幅减轻结构重量,减少装配环节,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这种融合了先进设计、材料和制造技术的生产模式,使歼35具备了远超歼20初期的潜在年产能。尽管官方未公布具体数字,美媒《军事观察》此前分析表示,一旦歼35生产线全速运转,年产量突破三位数并非难事,相比歼20更快达到年产百架规模。
当然这么大产量不可能仅为海军准备,空军早已将歼35的陆基版歼35A作为空军下一代中型战机,此外还有巴基斯坦的订单以及更多海外客户的潜在订单。
总而言之,一旦歼35批量服役,对解放军海军战力提升并非是简单的战机更新换代,将与电磁弹射航母、KJ600新型预警机、歼15D电战机共同编织一张强大的海上作战网络,彻底重塑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力量作战模式,将在亚太地区形成对美日海上海空力量的“数量+质量”的双重优势。
文章中部分内容来源出处:1.CCTV13新闻频道创高网,《揭秘歼15系列战机》
创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