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中学生整本阅读十多本中外经典名著亿牛策略,由于诸多原因,中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存在 “如何读、如何练” 的核心问题。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“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系列丛书”聚焦这个现实问题,给出了一套整本书阅读的解决方案。该丛书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和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、市特级校长、陈军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、市北中学陈军校长联合主编。
丛书以“精读”“精讲”“精练”为关键词,以学术性、过程性为追求,凝聚大学教授、一线教师、教研人员力量,为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,提供深度学术思维启发的课程支架;为学生的自主阅读,提供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伴读学案。
“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系列丛书”(7册)
本丛书覆盖初中至高中部编版教材“整本书阅读”全套核心书目(目前先推出第一辑7册,后续将出齐全部书目),过程性引领和测评贯穿始终,切实促进学生的真实阅读、真实学习、真实成长。在本丛书成书过程中,书中“教学评一体化”解决方案在上海、浙江等地多校多区域推广应用,累计参与10000人次以上,并形成多个阅读品牌活动,教学成果显著,有效促进师生发展,是一套基于“双新”理念下深厚实践基础,具有实用性、前瞻性、示范性的“教学评一体化”整体解决方案。同时,每册书目内容均由该学科细分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内容评审,在“教学评一体化”的同时,也是“教科研一体化”的丰硕成果。
慢慢来与经典对话:
思维的“守成”和“开拓”
文 | 陈引驰 陈军
曾国藩在给其次子纪泽的信里谈“读书之法”,认为“看”和“读”是“每日不可缺”的两种,并做了很有趣的描述:譬之富家居积,看书则在外贸易,获利三倍者也;读书则在家慎守,不轻花费者也。譬之兵家战争,看书则攻城略地,开拓土宇者也;读书则深沟坚垒,得地能守者也。看书与子夏之“日知所亡”相近,读书与“无忘所能”相近,二者不可偏废。曾氏说的“看”,大抵就是阅读,曾氏说的“读”,是指朗诵吟咏,出声与否是他们的一个区别。不过,从譬喻及对比来看,“看”是广泛地阅读,“读”是精细地阅读,广泛地阅读,是广泛获利、开拓眼界,精细地阅读,是守住家底、固本培根。这样看来,这个“看”和“读”,也可以约等于我们现在说的泛读与精读了。
精读、泛读可以融合于整本书阅读中。顾名思义,“整本书阅读”与“篇章阅读”相对,主要是为了修正某些篇章阅读细琐零碎、格局狭小的弊端而提出。整本书阅读不一定就是泛读,篇章阅读也不一定就是精读。不同的整本书,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,都可有精读或泛读的不同选择。整本书一般字数较多,阅读整本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需要更好的过程管理,所以也就需要更好的精读、泛读以及浏览、略读、跳读等的策略选择。“精读”也不只是学生自己读,而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指导,提供阅读支撑,帮助掌握阅读策略,甚至进行精读的示范,帮助学生见一知二,触类旁通,然后自行进行泛读,进而成长为优秀的自主阅读者。
与“精读”相呼应的是“精讲”和“精练”。基础教育历来强调“精讲”“精练”。教师“精讲”,能突出重点,突破难点,把关键能力精准地传授给学生,提升教学效率。学生“精练”,能通过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练习亿牛策略,完成表现型任务,交流读书心得,分享阅读经验,激发阅读兴趣。
整本书阅读的“精讲”首先是“整”的,不是细致零碎,不是旧时的字词章句逐段讲去。整本书阅读的精讲,理应是对整本书进行结构化、课程化处理后,对每一本经典进行专题精讲,同时保持弹性,为个性化、差异化阅读留下余地。其次,整本书阅读的“精讲”不能取代“整”,不应做知识点的归纳整理或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,而应为同学提供一个精读的示范和评鉴的模型。最后,“精讲”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“读”,让学生通过精读掌握武器,再去开拓疆域,进行广泛阅读。
“精练”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。一是从读前的诊断,到读中的观察、反馈及项目任务的完成,到读后的立体总结测评,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过程管理——过程管理是整本书阅读的测评中一直欠缺的。二是以合适的论述题、小论文、表现型任务等,以输出助力输入,以任务驱动阅读,同时形成阅读前后的增值评价,同时为下一步的阅读提供依据,迈进新的阅读、新的成长。
基于以上理解,我们以“精读”“精讲”“精练”为关键词,以学术性、过程性为追求,拟定体例,策划章节,邀集大学教授、一线教师、教研人员共襄盛举,共同开发了这套丛书,也为整本书阅读的解决方案贡献一份力量。
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同学们来说,通过检索、提问来获取答案十分便捷,部分的知识、策略,由网络或人工智能替代而成为“黑箱”,人们只需要通过输入来获得输出,获得答案。那整本书阅读还有何意义呢?我们认为,初中时代的阅读,也并非只是为了获得知识,也不只是为了解决任务,我们要通过“亲身阅读”,来学会阅读,学会学习,舍弃碎片的知识,舍弃直接的结论,立体地获得从知识到策略到情感、智慧的成长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与网络或人工智能这些工具相处。
本套丛书绘制了探索和征战的蓝图,也递上了发掘和开土的工具,还提供了经济和战略的眼光。每日一读,同学们既“在家慎守”,又“在外贸易”,既得地能守,又攻城略地,既“无忘所能”,又“日知所亡”,再指向课外阅读和生活,相信同学可以在整本书阅读中提高整体认知能力,丰富整体精神世界。
本文选自“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系列丛书”序言
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(第一辑 7册)
陈引驰 陈军 主编
杨晓燕 蒋远桥 副主编
37.00元/册亿牛策略
2025年8月
从名著导读到深度阅读;学术名家与一线名师合力研发,精讲文本内核、精练思维路径;伴读学案+测评系统助力学生实现真实阅读到能力转化。
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教授和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、市特级校长、陈军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、市北中学陈军校长联合主编。本丛书覆盖初中至高中部编版教材“名著导读”全套核心书目,过程性引领和测评贯穿始终,切实促进学生的真实阅读、真实学习、真实成长。
丛书书目(第一辑 7册):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朝花夕拾》 978-7-5760-5649-5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童年》(即将出版)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经典常谈》(即将出版)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西游记》(即将出版)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林海雪原》(即将出版)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红楼梦》(即将出版)
《整本书阅读精讲精练·唐诗三百首》(即将出版)
主编简介
陈引驰,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,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博导,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。著有《文脉的演进——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》《庄子通识》《庄子百句》《庄学文艺观研究》《庄子讲义》《中古文学与佛教》等,主编“中华经典通识”“中华经典百句”等丛书。
陈军,上海特级校长、语文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,“上海市陈军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”主持人,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,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副会长,有《诚直论》《质疑思想与语文表达》《语文教学时习论》《〈论语〉教育思想今绎》等著作十余部。
图片来源:Pixabay、AI生成
编辑:宣晓凤
制作:刘晓帆
关注并设为星标
创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